福州市周成名师工作室

《多重选择结构》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19-11-13 00:33作者:李志宜


《多重选择结构》教学设计

福建师范大学平潭附属中学 陈林晨

指导教师:周 成


【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知识节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三节“实现选择结构的语句”。该小节包括两个部分:1.if语句,2.select case语句,本节课主要针对第一部分中的“if 语句的嵌套”展开讲解,并且延伸到“if的多分支语句结构”。

【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一段时间学习了可视化程序界面的设计,对一些基本的程序界面设计的相关知识掌握得较为牢固。并且学生在上一周学习了if的单分支和双分支结构,对选择结构有一定的认知。本节课着重讲述多重选择结构,并且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用选择结构分析解决问题。关于“if语句的嵌套”和“if的多分支结构”的教学案例大多是涉及到数学领域的知识,例如“求方程的实数根”,”比较三个数的大小”,“求方程组的解”等等。如果一开始从数学角度导入新知,对于学生而言往往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如若能够借助生活当中的问题情境来导入启发学生,而后再迁移至数学问题的求解,相信能够促进学生由浅入深地习得知识。

【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掌握嵌套If语句的基本格式和执行过程

掌握多分支if语句的基本格式和执行过程

能够用VB中的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具备计算思维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购物车结算”案例,体验用多重选择语句解决实际问题的功能,并且能够学以致用,在其他问题求解过程中举一反三,实现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享受用计算思维以及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手段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趣味。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嵌套If语句、多分支if语句的基本格式和执行过程。

 教学难点:用多重选择结构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教师活动]

导课——双十二的购物车

Ø结合学生先前学习的“点餐程序”提问启发:
如何对购物车里货品最后的价格进行分类求解?

Ø请学生结合上一节课”if的双分支结构”思考问题

 请学生分享解决问题的思路

[学生活动]

Ø聆听教师分析、思考问题

Ø聆听其他同学的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

该班级授课时间与“双十二购物狂欢节”
非常接近,学生对网购也十分熟悉。用他们
熟悉的生活实例进行导入能够使学生有“亲近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二、分析问题,知识解剖(嵌套if语句)

Ø[教师活动]

Ø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入新知“嵌套if语句”

Ø结合“流程图”,展现程序,分析程序结构

Ø剖析“嵌套”的过程以及功能

Ø分析案例“求方程实数根(加强版)”










[学生活动]

Ø聆听教师讲解、对比流程图和程序,理解if嵌套语句

[设计意图]

Ø流程图和程序代码对照进行讲解,更有助于学生清晰问题求解思路。

Ø“求方程实数根”问题学生在上一节课学习了用“双分支语句”解决,这节课用新知识进行完善补充,帮助学生深入掌握选择结构,



三、层层递进,类比分析(多分支if语句)

[教师活动]

展示多分支if语句机构,引导学生用多分支if语句结构解决“购物车结算”问题,启发学生全面掌握多重选择语句。


[学生活动]

聆听学习“多分支if语句”,掌握其语法结构及功能。

[设计意图]

用相同的案例启发学生掌握多种语句结构,灵活解决问题。

四、拓展延伸,举一反三

[教师活动]

Ø提问:生活当中还有哪些实例可以用多重选择语句(if嵌套/if多分支结)构解决问题?

Ø启发学生要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五、总结回顾,布置任务

[教师活动]

小结新知,启发学生完成个性化作业。

[学生活动]

完成个性化作业

【   教学反思】(课后进行)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课前导入以“双十二购物车”为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有趣,吸引。然而在课程讲授过程中仍然有些问题值得思考和改进:

1
程序语言的规范和严谨性。授课过程中多次口误将“程序设计”讲授为“界面设计”。其次,“购物车”案例中应当先将原价S求出,而后分别进行S\S*0.8\S*0.6的数据处理。最后在授课过程中需注意强调程序语句格式的规范性。

2
内嵌if语句和多分支if语句二者的区别以及适用的情景没有解释清晰,以至于学生不能理解到位。这里可以用“求方程的实数根”以及“判定分数等级”的案例进行对比讲解分析,区别二者的异同点。亦可以列举更多的实例让学生自己判断该案例更适用于多分支结构还是是内嵌结构。

3
在讲解“求方程实数根”案例时应当对各个情况进行简单的说明(a=0\a!=0,b=0\b!=0,c=0\c!=0分别是什么方程式),否则学生不能良好的消化。

4
布置任务时任务不够清晰明确,学生在界面设计上花费时间过多,导致作业未能在制定时间完成。

总而言之,这节汇报课从备课到授课,到最后的评课,获益良多,望能够在接下来的课堂实施中有所改进和突破!


文章分类: 学科教学
分享到:
邮箱:contact@fkadjkhsf.co      QQ:258506508